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南京日报 2023年03月09日

  □ 罗立彬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2年12月15日,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

  在当前发展环境之下,质的有效提升才能保证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随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我国不仅经济总量高达18万亿美元,而且成为一个中等偏上、并接近高收入水平的经济体,人均GDP已经达到1.27万美元,这为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都带来变化。从供给侧看,与人均收入水平提升相伴随的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此时若要继续持续保持经济增长,必然要依靠劳动生产率提升;从需求侧看,收入水平的提升带来的是需求升级,从低收入阶段单纯追求“可获得性”转向中高收入阶段更多的追求高品质和多样性,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无论是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看,都需要“质的有效提升”,才能保证“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两方面“量的合理增长”。如果不能做到“质的有效提升”,供给侧的劳动生产率就无法支撑更高收入水平,人们对更高品质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经济也就很难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只有“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也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使人们在对“量的合理增长”追求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在一套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之下,人们可以在追求“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而这要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就当前而言,一个重要途径是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可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也可以对高质量供给发挥牵引作用。由于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经济比重不断提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我国国内供给将越来越多的用来满足国内需求。我国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高达18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也已高达18%,今后还将继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已达52.8%。近年来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疫情冲击等因素使得外需不确定性提升,这些都表明未来国内供给将更多满足国内需求。此外,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也要求“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国内对于进口品的需求也将随之上升,因此今后国内供给将与国外供给相互竞争,共同满足国内需求。此时,内需将对国内供给发挥更为明显的牵引作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也就将有利于为高质量有效供给提供方向,并可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有效满足国内需求的高质量供给,将获得可持续的市场回报。2022年9月完成修订的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净增了158个新职业,总职业数达到1639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以上。这些新职业、新产业、新业态,都可看作是在国内有效需求支撑之下所产生的新型供给。不断扩大国内需求,对于促进高质量新型供给的产生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文件和措施,来扩大国内需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也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等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这样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创造有效需求。创新可以提升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丰富供给差异性与多样性,从而增加收入、降低价格、提供多元选择;协调可以帮助生产要素实现更加自由的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流动,更好地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使人们的需求更好更方便的得到满足;绿色发展有助于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环保意识和更长期的可持续需求;开放可以带来竞争与示范、技术外溢、多元化选择,让大量差异化的供给相互竞争挖掘人们的潜在和隐性需求;共享的理念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通过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形成供给创造需求的局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比如“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等;在今年的工作建议中,也充分体现了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等等。

  总之,只要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就可以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和合理增长,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