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
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南京力量

南京日报 2023年07月10日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7月5日到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并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此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同时要求各地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稳步前进,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让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大家表示,将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奋勇争先,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南京力量”。

  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中国(南京)智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拓思路、守正创新、聚焦突围、勇破困局,提升头部企业集聚度,扩大智谷国际影响力。”栖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郭昌标表示,中国(南京)智谷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智谷建设,重点围绕“多维度发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多梯度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多层面合作,优化产业生态;多场景建设,强化应用示范”等方面开展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郭昌标说,中国(南京)智谷坚持以“老树发新芽”的“链主式”强链、补链招商思路,拓宽项目渠道,深入开展人工智能项目招引,依托新港高新园和栖霞高新区等重点园区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小文下午茶”“智谷职通车”“星创荟”等服务品牌,“未来,我们将发挥智谷作为全市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的引领作用,全面助力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南京)智谷篇章。”

  高科技园区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这为各地高新园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鼓楼高新区全体干部员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鼓楼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翁再宁表示,鼓楼高新区是鼓楼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也是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园区将牢记“高新”使命,围绕全区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先行区的目标,深入实施鼓楼“全域创新”方案,抢占技术前沿和新兴赛道,紧紧围绕数字经济、双碳、5G等前沿产业,发挥高新区科技、人才、资本、载体等资源优势,深化校地融合,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将高新区打造成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和集聚地。

  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坚持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天加环境的全生命期成本最低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商贸、轨道交通、微电子、生物制药等专业领域并荣获环保行业公认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在绿色可再生能源板块,天加在地热(干热岩)、工业余热、LNG冷能、生物质能、光热发电以及透平和二氧化碳液化相变储能等领域进行市场拓展。天加环境董事长蒋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深激励着天加的全体员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科技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天加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是指引我们经济工作向着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胡弘表示,南京经开区作为我市制造业经济“压舱石”,历经30余年发展,聚焦光电显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是各类优质企业集聚发展的高地。近年来,园区积极落实上市企业数量倍增计划,辅导优质企业逐浪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优质企业接续上市。截至目前,南京经开区已有上市企业14家,另有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纳入拟上市培育库企业30家。

  今年上半年,园区产业转型也稳步推进。康尼机电、天加环境成功获评“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正科医药、中科拜尔等5家企业成功获评“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龙蟠科技、泰普森等9家企业已顺利申报“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平台)”。

  “未来,我们将继续结合园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抓好经济运行调度,确保园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兼顾‘稳’与‘进’中,做到勤指导、强举措、助发展,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并根据实际给予指导建议;针对企业发展瓶颈和经营困难,及时协调各方力量资源予以解决,持续推动园区经济运行稳定有序、稳中有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南京生物医药谷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指明了前进方向。”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主任许双华表示,围绕产业链的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南京生物医药谷将在精准招商、精心培育、精细服务、精致生态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为全省、全市和江北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今年上半年,江北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许双华说,南京生物医药谷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瞄准全球标杆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总部、生产基地等靶向招商;加快梯次培育,实施“一对一”对接,缩短“小升高”“小升规”进程,同时提升服务水平,打通企业投资、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痛点和堵点,疏解企业发展难题;厚植产业生态,促进产、学、研、融、通各方面的创新发展,推动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实现高效协同发展。

  初心如磐聚合力,奋楫笃行创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这让润和软件全体员工备受鼓舞。润和软件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周红卫表示,近年来,润和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将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致力于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研究,打造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行业应用标杆,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润和将积极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充分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将企业的发展愿景和国家的战略融为一体,坚定不移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周红卫说,在党建引领下,润和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将挑起时代担当,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集中精力奉献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质企业。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栖霞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钟漫江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后表示:“当前,在全省加快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栖霞区毫不动摇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建设长江文化公园中讲好‘栖霞故事’,以山、水、城、岛的禀赋资源,十年如一日贯彻可持续发展。”

  在栖霞区,老化工区燕子矶已转型为生态宜居的新城;仙林大学城集聚20万师生,可谓人文荟萃;栖霞古镇、华侨城欢乐谷等不断丰富区域内的文化产业业态;区内仙林大学生音乐节、仙林马拉松比赛、八卦洲龙舟赛、话剧《高二,不慌!》、音乐剧《我是江竹筠》等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区域文化氛围,初步形成了传承城市文脉与改善人居环境、壮大文化产业的和谐统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未来,栖霞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继续迈稳迈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将栖霞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大学科教资源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在打造有代表性的长江文明‘大遗址’和风貌群中贡献栖霞力量。”钟漫江说。

  玄武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冬梅表示,近年来,玄武区立足辖区内丰厚的人文历史与丰沛的文化遗产,不断挖掘“一条长江路,半部南京史”的深厚历史底蕴,成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联盟,推进长江路文旅集聚区建设,“下一步,玄武区还将进一步把文旅产业与夜间经济、消费升级、老城更新有机结合,推动环玄武湖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建设,持续串联场景体验、融合消费业态、释放消费潜能,推动游客变‘夜客’、‘夜客’变顾客、顾客变常客,在文商旅融合化发展、游娱购一站式整合中,探索文化传承在当代更鲜活的表达方式与实践路径。”

  艺术创作是我市各区文化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各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众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在群众文化创作上屡结硕果,鼓楼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鼓楼区文化馆馆长马艳表示,作为区级公共文化服务窗口,鼓楼区文化馆长期以来立足提高“服务”高度、认识“服务”内涵、挖掘“服务”潜力、改善“服务”能力,努力让普通群众更加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参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品的创作,起到了“架彩虹桥”“铺阳光路”的作用。

  据了解,由该文化馆主导创作的舞蹈《大明工匠》、相声《唱响大运河》两个作品荣获第十五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今后,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活动,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活动覆盖率和群众文化活动满意度,充分发挥文化惠民的作用,增强区域文化自信,推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精品。”马艳说。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秦淮区双塘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太平说,双塘街道坚持“一个中心”全调度,做强矛盾调处“架子”;“网格服务”全覆盖,做实矛盾调处“底子”;“为民服务”全在线,做细矛盾调处“里子”;“金牌调解”全发动,做优矛盾调处“牌子”。6月以来,街道机关干部已累计走访754户居民,帮助解决20余个问题,向各部门、各条口反映重点问题10余个,切切实实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枫桥经验”的“双塘实践”。

  王太平说,下一步,双塘街道将进一步破解老旧城区管理难题,把服务细化在微网格内,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一线,推动基层治理从“花开几枝”到“满园芬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4月中旬至今,鼓楼区通过走访街道、社区、企业、机关,广泛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推动解决了民生实事共28类142件,力求为民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

  在该区华侨路街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贯彻落实在街道工作的方方面面,围绕区域发展大事、群众关心小事、基层民生实事、社会治理难事,落细落实为民服务举措,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广州路85号居民楼,现住有居民16户。由于房屋已是“高龄”,外墙粉刷层出现多处脱落、渗水现象。为了彻底解决该难题,街道先后多次举办“民声议事会”。今年5月,还邀请人大代表、政法网格员、社区居民和设计方、施工方共同参加,讨论研究改造方案。目前,该项目即将进入进场施工阶段,居民告别房屋渗水的日子指日可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鼓楼区华侨路街道广州路社区党委书记王心彤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激励着我们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奋斗,鞭策着我们更好地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

  近日,2023年创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经验分享交流暨长春现场会公布《2023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名单》,我市六合区《构建“1+9”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六合版》获“创新社会治理年度十佳案例”,系全省唯一。金山村是六合区“构建‘1+9’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的积极实践者,连续多年实现“零案件”“零上访”“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平安稳定目标,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金山村党委书记周溦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当前社会矛盾现实问题,积极探索矛盾化解新路径,打造矛盾多元化解“金山模式”,提高乡亲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记者 王婷婷 肖凡 李都 于洁尘 朱旖旎 田诗雨 邓露洁 孙敬清

  通讯员 鼓轩 栖宣 滕毅 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