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钱红艳) 11月30日下午,以“学党史、强作风,‘两在两同’当先锋”为主题的2021年南京市机关作风建设“网络面对面”系列访谈活动迎来最后一场访谈,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戴兴海走进直播间,与网友面对面。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始终是教育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访谈中,戴兴海表示,今年正值建党百年,整个中华民族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对这个根本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为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我市开展了富有南京特色的全市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包括开展专题培训宣讲,推进主题学习实践,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教育等举措,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教育是第一民生,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积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戴兴海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夏季的疫情防控中,全市教育系统共开放523所学校作为临时核酸采样点,865所学校有2.8万余名教师参与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参加志愿服务人次超过12万,服务时长超过120万小时。
另据介绍,“双减”是今年教育最热的词汇,为落实“双减”工作,做好课后服务,中小学教师们担起了主力军的角色。据统计,全市参与义务课后服务教师达到了93.1%,将近有4.8万名老师参加这项工作。今年秋季中小学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超过了65万,参与学生的比例超过了95%。南京的课后服务工作受到教育部肯定。
戴兴海表示,除此以外,我市教育系统还实施了一系列的民生实事,包括大幅度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位供给,加快实质性集团化办学;实施教室照明提升工程,对全市563所中小学的1.7万间普通教室进行了照明改造等。
直播现场,围绕作风监督员代表、在线网友以及现场媒体代表提出的师德师风建设、适龄儿童入园以及家庭教育指导等问题,戴兴海都进行了一一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