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题
首页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22年07月26日 星期二
-- 专题 --
版次:[ A03 ]
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兵强将”,扎根基层释放“光与热”——
“科创天团”为浦口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第十二批成员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8个,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5篇,疫情期间公益家教服务30余个家庭;第十三批成员组织实施16场重大人才与科技创新活动,邀请专家来浦口考察对接200余人次,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和校地合作洽谈80余次,举办科技讲座和人才培训300余人次,服务企业技术需求26项;第十四批成员举办11场线上线下活动 ,引进科技型企业和优质企业项目36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20余人,举办各类招聘对接活动,促成10余项校企合作协议……

  在浦口区,有这样一个群体,成员朝气蓬勃,来自国内各大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产业规划、项目推进、引才荐才、技术服务等方面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这就是科技镇长团。

  作为一项制度创新,江苏科技镇长团自实施以来,一批批科技人才组成“科创天团”,奔赴基层,瞄准创新“末梢”发力,推动人才产业深度捆绑,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从2019年8月到2022年7月,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对于浦口区副区长、省第十二、十三、十四批科技镇长团浦口团团长闾浩和团员们而言,从扎根基层转变角色到深挖资源精准对接到项目合作见成效,汗水里有收获的喜悦,泪水中有离别的不舍。

  A 赋能产业链,深入推动产学研合作

  在江浦街道西江口社区,高旺河岸边,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占地500余亩的孵化展示基地平整开阔,10余座大棚依次排列。走进基地,随处可见正在忙碌的“新农人”,他们或直播销售有机肥,或进行技术指导。

  看着眼前这片“田间实验室”,来自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的叶凌凤心中有满满的“成就感”。作为科技镇长团浦口团的一名团员,他在园区挂职担任科创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挂职期间,他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嫁接资源,助力他们“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和大众。

  与叶凌凤一样,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林建也在园区挂职。

  作为部省市共建的国家级农业科创中心,这里是农业版的“众创空间”,是创客们的逐梦天堂,也是团员们结对合作、扩大“朋友圈”的“农业硅谷”。

  自中心运营以来,南农大先后选派3届科技镇长团团员到此挂职。“我从他们手中接过‘接力棒’,就必须作出新贡献。”林建说,挂职期间,他深入推动校地合作,去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与浦口区签约,正式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同时助力四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将其打造为园区的创新源动力。

  集中“优势兵力”,在浦口经济开发区、浦口高新区、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三大园区都选派两人挂职,是浦口科技镇长团的特色,也彰显了他们赋能产业发展的决心。他们奔波于企业车间、辗转于乡村田野,引来科技项目,送去技术服务。虽然团员每年一换,但作为“大家长”的闾浩,通过做好精准选派和压茬交接,使每个团员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状态并发挥好自身优势。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第十二批团员平均年龄39.5岁,第十三批团员平均年龄37.6岁,第十四批团员平均年龄36.5岁;

  这是一支来源广泛的队伍:他们中既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的,也有来自省级机关或大型国企的;

  这是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队伍:以第十四批为例,10名成员中,博士9人、硕士1人,副高以上职称8人,整体学历层次为历届最高。

  “这是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突出、年轻有活力的队伍,一定能成为助推浦口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闾浩说,高校与浦口的“联姻”由来已久,他的母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先后选派了三任团长到浦口挂职,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精兵强将”,在挂职岗位上主动整合各自的科教资源,扎根基层释放“光与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他们既是“助推器”,也是“吸铁石”,更是串联高校与地方的“活力因子”。

  B 打造“强磁场”,校地融合“开花结果”

  纵观全国,在省级经济开发区中,很少有像浦口经济开发区这样,成功实现“清华系”在这片热土上的“落地生根”。它的背后,少不了一支“高产”团队——清研华科新能源研究院,它像一束电流,突破一个个电阻,发出光和热,形成“电磁场”,为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有个很好的传统,校友之间经常联系,彼此之间也非常支持,因此很多事情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谈及背后的故事,浦口经济开发区营商环境部副部长、科技镇长团团员程思亮表示,2020年初,他帮助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院士团队,成立清研华科。如今,研究院已经实现多项成果转化,累计孵化和引进36家企业,在他的牵线下,开发区还先后落地了20家清华校友创办的企业。

  “‘校友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招商概念,而是一种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能给当地带来巨大的人才红利。”闾浩说,最直接的成果是吸引人才和企业,更深远的影响,则是让一个地方的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毕业于南航,又是南航校友总会秘书长,闾浩也在学校和浦口之间不断“牵线联姻”。2019年10月底,到任后的第二个月,闾浩牵头举办了“南京高校校友联盟助推校友经济发展论坛”。在他的推动下,南航与浦口区共同举办了南航全球校友企业家论坛,会后一个月内,华瑞集团等多个校友企业落户浦口。从10月19日活动举办,到11月17日项目落户,短短28天,南航“校友经济”在浦口“开花了”。

  在前两任团长促成浦口区与南航无人机、先进制造领域合作的基础上,闾浩积极推动南航创新港以及无人机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地浦口。协助浦口高新区申报获批全国首批、江苏唯一一个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通过持续打造无人机产业平台,吸引了埃洛克航空、天禄航空、通用航空等20家无人机企业在浦口生根发展,无人机产业在浦口实现“从无到有”,打通了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任督二脉”。

  从政府,到高校,再到校友,参与其中的各方通过打造“校友经济”的“强磁场”,谱写校地融合新篇章,重塑城市气质和竞争活力。

  C 共绘“同心圆”,助力浦口跑出“加速度”

  一边在挂职单位上班,一边利用自身休息时间回校处理学生事务,是团员王静在镇长团的常态。2021年9月,团员王静走出南京审计大学校门,挂职担任浦口区人社局副局长,分管就管中心和事业管理科。

  近年来,浦口区聚焦集成电路等产业,由“创业者”快速成长为“生力军”,对人才的需求和渴望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为猛烈。而“后疫情时代”,就业难等问题也更加突出。

  “服务企业发展,我们必须做实做细。”王静说,去年10月,上任一个月后,她参与开展“浦聚力量 智引英才”高校推介和校园招聘会等系列活动,赴安徽、重庆等四省(市)12所高校和21所高等职业院校开展院校推介暨校园招聘会。

  外出招聘期间,她早出晚归,在现场与企业、老师和应聘人员交流,回来路上与科室人员认真讨论、积累经验,为下一次做好准备。

  结果也让王静觉得辛苦是值得的:企业累计收取高质量简历2893份,与会企业初步达成意向1003人,有效缓解了企业“引才愁”“招工难”问题。浦口签署校地人才战略合作协议4个、校地就业合作框架协议34个,校企合作项目协议11个、“订单班”合作项目2个,挂牌4个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推动了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拓宽了人才引进新渠道。

  如何在有限的任期内,多做一些有助于浦口发展的事情,是每位团员的目标,因此,他们尽己所能,融入到浦口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有担当:在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物资最紧缺的时刻,闾浩发挥校友资源,积极筹措捐赠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橡胶手套等物资,牵线南航团委为浦口抗疫一线人员子女提供线上公益家教服务,同时联系校友企业为浦口免费提供疫情呼叫机器人服务。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各团员主动参与防控工作,从省委办公厅派到江浦街道挂职的戴天舒既作为街道领导指挥协调相关工作,又作为志愿者坚守防控一线。

  在助推长三角一体化中有作为:邀请南京、上海等地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来浦口洽谈合作,赴长三角中心城市推介浦口投资优势;举办高层次论坛、峰会等。

  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有想法:对接省农科院、南农大、南林大、北京农学会等创新资源,实现了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有效嫁接,为乡村发展增添科技力量。

  在闾浩看来,每位成员都是“多面手”和“单项冠军”,但结合在一起就是“全能选手”,他们不仅是创新发展的“急郎中”,也是协同创新的“红娘子”,还是招贤纳士的“牵线人”。“面对任何一个企业、项目、人才,团员不仅要牵线搭桥‘引进来’,还要跨马扬鞭‘扶一程’,助力浦口跑出发展‘加速度’。”闾浩说。

南京日报社主办南京日报总编辑:丁辉宇国内统一刊号:CN32-0030南京日报广告刊例表南京日报信息热线:4008885998南报网新闻热线:025-84686110
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