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沈其荣院士工作站、11个项目签约落户南京国家农创中心

“院士天团”集结地 农业创新“试验田”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 

  通讯员 陆浩 叶长文

  3月17日,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举办发展推介大会。现场,沈其荣院士工作站签约揭牌,星程未来农业智能科技项目、砾德农业科技项目等11个项目签约,与滁州南谯、马鞍山和县、淮安盱眙等地达成战略合作,并为6个应用场景颁发优秀证书。“这是一次创新‘朋友圈’的再扩容。我们将携手院士团队、科技企业,共同发挥科技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区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院士天团”迎新,现代农业添“最强大脑”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其荣院士工作站签约揭牌。

  作为全国首家、华东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园区已集聚赵春江、邹学校、沈其荣、张福锁、沈建忠、张洪程等一批院士团队,成为全国唯一集群式农业院士创新基地,他们将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把“论文”写在浦口大地上。

  去年,位于桥林街道的兰花塘高标准农田开镰,亩产达到707公斤,迎来复垦后的首次丰收,这离不开背后的“院士天团”。这块大田,既有张洪程院士团队的精准定量栽培技术,也用上了赵春江院士团队的农机智能控制系统,还采用了沈其荣院士团队的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等关键技术……“借助院士影响力,我们将农创中心打造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聚集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的‘试验田’,探索出一条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子。”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新品种亮相,助力做强南京蔬菜种业

  从外向内,颜色由绿到黄依次渐变,从第三层开始,叶片逐渐向内弯曲结球,看似娃娃菜,实则是南京新创蔬菜分子育种研究院选育的结球乌菜杂交F1代新品种。现场,该品种正式对外发布。

  研究院总经理夏彭飞介绍,我国叶菜类蔬菜主要分为两种,即俗称的大白菜和小白菜。其中,大白菜全年播种面积约4000万亩,位列主要蔬菜作物第二,是我国北方冬贮数量最大的蔬菜,而小白菜全国播种面积约2000万亩,位列主要蔬菜作物第四,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大中城市。一直以来,受制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两大蔬菜在种植区域分布上有着明显区别,在学术分类上则表现为北方大白菜为结球白菜,南方小白菜为不结球白菜。

  作为农业农村建设项目部重点实验室,研究院一直从事长三角地区叶菜类蔬菜遗传育种工作。“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经过15年持续创新,我们选育出国内首创结球小白菜新类型,助力做强南京蔬菜种业。”夏彭飞介绍,该品种兼具娃娃菜的结球性、耐储运性以及黄心乌塌菜的高品质与耐寒性,可以抵御零下10℃低温。“这不仅丰富了种质资源,也表明南方小白菜品种在传统小白菜产区的基础上,可以进入北方大白菜产区,形成新的增量市场。”夏彭飞说。

  扩大“朋友圈”,联动省内外涉农区县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创新成果也必须落地才能实现价值。活动现场,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与滁州南谯、马鞍山和县、淮安盱眙等地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内容各有侧重。比如与盱眙合作,重在提供水产养殖(龙虾)新品种、新技术;与和县合作,重在推动省级毗邻区域协同发展,组织专家院士开展专业指导,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跳出”浦口和南京,南京国家农创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再增强。“近年来,随着《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两周年,我们与多个省内外涉农区县和园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联动发展格局。”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中心将继续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进一步拓展与省内外涉农区县的战略合作,着力推广一批示范性强、应用面广的创新科技产品,形成一批农业现代化项目建设经验和模式,助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标题导航
2023第五届南京火锅食材用品展览会开展~~~
~~~
~~~4幅地块触顶,有地块竞拍61轮
沈其荣院士工作站、11个项目签约落户南京国家农创中心~~~
~~~
~~~
~~~配备高水平科研平台,选聘高水平合作导师
~~~我市二○二三年度政务服务攻坚任务清单发布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
   第A04版:国内国际
逛吃逛吃,餐饮真的火了
南京市科技企业 上市培育联盟成立
今年首场土拍,11幅宅地全部成交
“院士天团”集结地 农业创新“试验田”
“微笑交警”护安全
2023年江苏工程前沿讲坛在南京举行
江苏向全球英才发布150个揭榜领题榜单
开办面包房咖啡店 都可“一件事一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