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江笑笑 记者 程晓)2023年9月16日是第九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江苏省红十字会以“髓心同行”为主题,举办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联谊活动。本次活动,南京市红十字会邀请历年来所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参加,省内其他城市邀请了自2022年10月以来完成捐献的志愿者参加,共计185人。
2002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建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目前已有近327万志愿者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已成功挽救近1.6万位血液病患者生命。江苏省已实现捐献1248人,南京市已实现捐献162人,占全省13%。
王淮滨是南京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在20年前完成了捐献。王淮滨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是在2003年献血时报的名,没想到当年就和一位安徽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我这一生有很多荣誉,当兵时是五好战士,转业到单位是先进工作者、劳模,但对我最大的褒奖还是我用爱心救了一条生命。”王淮滨表示,他很荣幸成为南京首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但更高兴的是看到越来越多后来者加入。
联谊会组织了来自全省各地的捐献者相互交流捐献后的感受。面对捐献,很多人可能有一些恐惧,害怕影响身体健康。但在实际捐献中,大多数捐献者反映只是在干细胞动员和采集过程中略有不适,症状与感冒发烧相似,一般采集完成后休息一周左右基本复原,之后也未出现明显体质下降等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