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谷公约》是万谷企业文化的精髓,每个万谷员工都力争成为“受人尊重的万谷人”。基于此,万谷也开创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事业合伙人制以及去中心化管理制度。产业园项目的管理没有所谓的标准,董事会鼓励每个项目经理拥有自己的管理和创新意识。此外,项目经理不仅持有一定的股份,还享有更多的项目决策权,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万谷的高管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让‘前线’的人去决策,谁对成本负责,谁说了算。”
让职业经理人蜕变成创业者,充分放权给项目负责人,董事长在非特殊时刻不采取任何行政干涉。这些在常规企业中并不多见。之所以集团高层拥有这样的魄力与勇气,是基于每个员工对《万谷公约》的高度遵守。而对于万谷员工来说,正是基于对企业文化的充分敬仰,他们才能恰到好处地做到互相信任而不失督促,敢于直谏而不无礼,向善向上而不懦弱,积极主动而不讨好,谦虚礼让而不自卑。
在万谷,项目公司和集团内部都会定期开展“自我进化”讨论会。会上,每位成员都将开诚布公、直言不讳地指出自身错误与他人缺点。在万谷人看来,品德先行于能力,只有勇于自我批评,敢于接受批评、承担责任的人才是合格的万谷人。这样自由民主、包容开放的良好环境也助推了万谷的管理制度得以高效发挥作用。
但即便如此,万谷仍将自己定位为创业型公司。“未来我们的路还有很长,我们目前的点滴收获也只是开始,脚下的路也不会一路平坦,但只要方向正确,我们就有勇气和力量走下去。公益之路没有尽头,非公党建也没有终点,但只要思路正确,我们就对‘万谷模式’充满信心。希望像万谷一样的兄弟企业能够与万谷一起,更好更有效地开展非公党建工作,与万谷携手共同助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金平说道。
本报记者 王婷婷